DARPA“安全基因”项目进入第二阶段
2019年10月15日,DARPA宣布“安全基因”项目进入第二阶段。在此阶段,DARPA将基于第一阶段的成果,推进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室以外的安全高效运用。

DARPA于2017年启动“安全基因”项目,旨在通过“以设计保安全”策略,基于新兴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新的生物能力,促进安全高效地应用相关技术,同时减少意外或滥用风险。项目具体目标包括:设计并开发遗传电路与基因编辑机制,为生命系统中的基因编辑活动提供强大的时空及可逆控制。开发新的小分子和分子策略,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案,以防止或限制基因编辑活动,保护生物体及种群的基因组完整性。创造一种能力,从复杂的生物体种群和环境背景中删除不需要的工程基因,将系统修复到功能和遗传基线状态。项目为期四年,总投资为6500万美元,共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二阶段计划
“安全基因”项目第二阶段旨在实施基因编辑控制器的试验,基因编辑器对抗措施的体内试验和基因修复策略的大规模稳定性试验。第二阶段寻求开发将工程化化学依赖关系引入Cas9的手段,以调节基因驱动活动;寻求多层面方法以提高基因编辑能力,增强控制以操纵编辑器生效的时间和位点;正在研究工程化自我限制基因驱动,因为只有满足一定阈值要求时,突变才可在目标群体内传播。
项目意义
“安全基因”项目在新兴基因编辑工具及其衍生技术(包括基因驱动,属于一种基因编辑工具,旨在快速将基因修改引入特定区域内的大量特定物种)的背景下,解决生物安全方面的基础性创新需求。项目有望在军事领域带来颠覆性影响,包括:
打造超级士兵。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调节士兵的感官和体质、改变士兵体内的菌群构建超级士兵,改变战场态势。待超级士兵遂行任务之后,可通过项目开发的修复方法,删除相关工程基因,降低滥用风险。
发动生物战。项目技术可能被用于开发针对特定区域或人群的恶意病毒或蛋白,发动生物战,威慑或击败对手。
尽管DARPA声称以“安全第一”的理念开发基因编辑器及衍生工具,但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固有的复杂性,仍然存在失控风险,值得关注。
来源:国防科技要闻
新闻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91028/20191028A07JZZ00